原載《工人日報》(2010年07月21日 06版)■記者 蔣菡
原文鏈接:http://news.workercn.cn/onlinepaper/2010_07/21/GR0604.htm
在GDP增長連續8年保持全國第一的內蒙古,赤峰這個不那么為人們所熟知的城市,正寄望于礦產和旅游的兩翼發展來謀求新生,這里的礦產企業則在尋求著發展與環保的和諧共生路徑
這里擁有美麗的草原,還有阿斯哈圖這個世界上罕見的花崗巖石林;這里擁有超過4000萬噸的有色金屬儲量,其中鉛鋅儲量最多。
在GDP增長連續8年保持全國第一的內蒙古,赤峰這個不那么為人們所熟知的城市,正寄望于礦產和旅游的兩翼發展來謀求新生,這里的礦產企業則在尋求著發展與環保的和諧共生路徑。
艱苦奮斗迎來機遇
白音諾爾這個美麗的名字在蒙語中是“富裕的湖”的意思,但我們的車駛入這個鎮子,并沒有看到多少水的痕跡,唯有一片片干裂的河床無聲地訴說著曾經有水的過往。
事實上,這里的惡劣天氣條件著實不像它的名字那么美麗,“猛烈的風”是記者對此地最直接的感受,好像與同伴一松手,就可能被刮上天去。
“這兒的最大瞬間風速達每秒28米,冬天從礦山北區到南區最好要抱塊石頭,否則很可能被刮走。”
赤峰中色白音諾爾礦業有限公司(簡稱中色礦業)總經理王艾華告訴記者,這里最低溫度達零下39攝氏度,每年8月到次年5月經常下雪。
“艱苦奮斗”無疑是在這里工作的人們最真實的寫照。在這片曾被稱為長江以北最大、最富集的鉛鋅礦床上,中色礦業已扎根了31年。
經過滾雪球式的發展,“我們的經濟效益和規模一度在全國鉛鋅行業內排在第四,而上交的稅金一度占到了所在的巴林左旗稅收的三分之一。”中色礦業副總經理王水祥說。
對一個以采選礦為主的企業來說,“降貧化、提品位”是工作重心。“根據目前我們礦山的規模,原礦每提高一個品位,每噸鉛鋅金屬的成本將降低2400元。如果按照一年的鉛鋅金屬量計算,將影響公司7000多萬元的效益。”王艾華說,為此他們成立了手選供礦隊,并在采礦技術上嚴格控制礦巖邊界。
此外,完善井下通風系統、更新水暖站管路等等,則使企業在節能降耗、清潔生產領域走在了同行業前列。
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措施在危機到來時格外顯出其重要性。“2009年,面對鉛鋅市場價格一跌再跌的嚴峻形勢,我們提出了‘不停產、不減產、不停銷和不虧損’的目標,最終實現利潤8900萬元,上繳稅金1.1億元。”該公司副總經理于峰說。
為了把赤峰打造成為“北方鋅都”,2007年,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色股份”)與赤峰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創立赤峰中色礦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赤峰礦投”)。中色礦業成為赤峰礦投的全資子公司。
“中色礦業未來采選規模將從目前的2000噸/日提高到3000噸/日,還將積極承攬國內國際業務,努力發展成為中色股份鉛鋅采選基地。” 中色股份副總經理、赤峰礦投總經理馬金平表示。
站在中色礦業所在的山坡上,可以望見廠區宿舍樓前挺立的一排楊樹,這是職工們在企業成立之初栽下的。成立31年來,中色礦業已經在礦區植樹8000畝,90多萬棵,昔日的片片荒灘變成了綠洲。在缺水嚴重的內蒙,這些佇立在風中的樹足以成為礦區的一道風景。
節能環保滲入血脈
赤峰中色庫博紅燁鋅業有限公司(簡稱中色鋅業)門前,一群鴿子愜意地在草地上啄食嬉戲。在辦公室里采訪的時候,窗外也不時有鴿子飛過。在一個冶煉企業看到這樣的景象,有點兒奇怪。
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個企業剛成立沒多久,就有兩三只鴿子經常飛來,員工們很喜歡,就在辦公樓樓頂給它們安了個家,每天給他們喂食、清理。慢慢地,鴿子越來越多,到今天已經有兩三百只了。
某種程度上,這也印證了這個冶煉企業的“宜居”環境。
而中色鋅業的歷史是個有點兒長的故事。其前身赤峰冶煉廠1992年開工,1995年建成投產,此后,它經歷了二次合資三次擴建,現在是一家國有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控股股東是中色股份。
在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中,赤峰市88家冶金企業停產或半停產,占冶金企業總數的73.3%。“在危機中,我們沒減產、沒停產、沒轉產、沒下崗、沒減薪、沒裁員,還為工人漲工資,這在全國有色行業都不多見!”如今,中色鋅業總經理王鳳朝說起這些還格外自豪。
“鋅錠價格最高時3.6萬元/噸,而最低時降至8000多元/噸,這個價格任何一家冶煉企業都難以承受。”他說,2009年初,中色鋅業一個月要虧損2600多萬元,這是全公司職工全年工資總和的1/3。
但是,中色鋅業憑借其良好的管理體制和充裕的現金流,一方面適度控制產品出售,另一方面大膽“吃進”原材料,僅此一項當年便節省了5000余萬元。同時,全力抓好節能降耗、修舊利廢、清潔生產、廢渣回收等工作,2009年從廢渣中回收金屬500多噸,由此增收1000多萬元。
2009年,公司產量比2008年還有所增加,全年實現利潤6000多萬元,稅金5000多萬元。“2008年我們的鋅冶煉能力排在全國第11位,2009年排到了第9位。”
王鳳朝的另一個驕傲是他們自主研發的熱酸浸出低污染沉礬除鐵濕法煉鋅工藝,這在國際上都處于領先地位。在處理成分復雜的鋅精礦時,該工藝可以降低原輔材料和能源消耗,減少污染,便于有價金屬的綜合回收。
今年以來,由于政府調控房地產,中色鋅業受到一定影響,但王鳳朝對于這家企業仍充滿信心。“目前,10萬噸/年鋅冶煉項目正在積極建設,年底中色鋅業的總產能將達到21萬噸/年,配套的余熱發電和浸出渣回收項目也在籌劃之中。”中色股份還獲得了赤峰地區15個探礦權,為鉛鋅業的發展尋求資源保障。
當節能環保滲入企業的血脈,它應該可以飛得更高。